親子鑒定是一種運用生物學、遺傳學及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技術,根據遺傳性狀在子代和親代之間的遺傳規律,判斷被控的父母和子女之間是否親生關系的鑒定方法。其主要應用于非婚生子女的撫養糾紛、財產繼承糾紛、醫院產房調錯新生兒導致的親生子認定,以及被拐騙和失散子女的認領等案件。
親子鑒定的方法主要包括血型檢測、DNA對比、遺傳標記物檢測等。血型檢測是通過采集受檢者雙方的血液,將被鑒定者和被比對者的血型進行對照,但這種方法只能排除不是親子關系,不能確定具體的親子關系。DNA對比則是采集血液、唾液、指甲等樣本,對被檢測者的DNA序列進行測序,并通過比對參考基因組或其他樣本的DNA序列,確定是否存在親緣關系,其準確性較高。遺傳標記物檢測則是采集被鑒定者的身體組織,如毛發、皮膚、血液等,進行遺傳規律鑒定,從而明確親子關系。
進行親子鑒定時,首先需要選擇一個可信的鑒定機構,并了解其隱私保護措施和政策,以確保個人信息的安全。親子鑒定的價格和周期因機構而異,消費者應根據自身需求和經濟能力進行選擇。同時,親子鑒定的結果通常需要由專家審核并出具鑒定報告,報告的出具時間一般在兩周內。
在法律層面,當父或母起訴請求否認或確認親子關系,并已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,而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,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否認或確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成立。
下一條:親子鑒定技術對家庭的影響